格索雷塞KRAS G12C精準治療再傳佳音,PFS突破20個月!
近日,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披露兩例KRAS G12C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長生存病例:一例多線治療失敗的肺鱗癌患者經格索雷塞治療后實現28個月無進展生存(PFS),另一例伴腦轉移的肺腺癌患者PFS超20個月(仍在持續用藥),為精準治療這類難治型肺癌提供了重要啟示。格索雷塞片(商品名:安方寧)是正大天晴聯合開發的一款KRAS G12C抑制劑,2024年11月獲批上市。
KRAS G12C突變是晚期NSCLC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,約占所有KRAS突變的40%[1]。長期以來,這類患者在傳統化療和免疫治療中獲益有限,多數患者面臨快速進展的困境。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,KRAS G12C突變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(OS)僅18.3個月,顯著低于野生型患者的26.7個月[2]。因此,臨床亟需針對KRAS G12C突變的精準治療藥物。
格索雷塞作為選擇性KRAS G12C抑制劑,通過不可逆結合突變KRAS蛋白,阻斷下游信號通路,為這類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。此次分享的案例中,首例患者為63歲左肺鱗癌IV期患者,攜帶KRAS G12C突變并合并TP53、AR共突變,經歷多線化療/免疫治療均快速進展或不可耐受。2021年6月,患者入組格索雷塞Ⅰ期臨床試驗并接受單藥治療,1個月后病灶縮小,無進展生存時間(PFS)長達28個月,安全性可控。
第二例74歲肺腺癌患者在KRAS G12C突變的基礎上,合并多個共突變并伴有腦轉移,一線免疫聯合化療后進展,經局部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。2023年4月,患者入組格索雷塞Ⅰ/Ⅱ期臨床試驗并接受單藥治療,1個月后達到部分緩解(PR),截至2025年1月,PFS已超20個月(目前仍在持續用藥),腦轉移灶穩定,尚未發生疾病進展。
研究者指出,盡管肺鱗癌患者驅動基因突變率較低,但基因檢測與靶向治療同樣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格索雷塞為傳統化療/免疫治療失敗的肺鱗癌患者提供了新的后線治療選擇。對于存在共突變和腦轉移的患者,格索雷塞也展現出了一定的治療潛力。研究顯示,格索雷塞獨特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提高了血漿中的游離藥物濃度,增加了藥物在腦部的暴露量,從而控制顱內病灶[3]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中國肺癌雜志2025年1月發布的《中國驅動基因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臨床診療指南(2025版)》中,格索雷塞獲得了KRAS G12C突變的NSCLC腦轉移患者二線治療的1B級推薦。正大天晴將持續開發格索雷塞在NSCLC二線及以后的治療方案,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與生機。
參考文獻:
[1] Papke B,Azam S H,Feng A Y,et al.Silencing of oncogenic KRAS by mutant-selective small interfering RNA[J].ACS Phar-macol Transl Sci,2021,4(2):703-712
[2] Biomark Res. 2020;8:22.
[3] Shi, Zhe et al. Cancer Sci. 2023;114(7):2951-2960.
聲明:
1. 本新聞稿旨在促進醫藥信息的溝通和交流,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閱,非廣告用途。
2. 本公司不對任何藥品和/或適應癥作推薦。
3. 本新聞稿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,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。若您想了解具體疾病診療信息,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。